中国社会的博弈渐渐到了短兵相接、图穷匕见的阶段。
弱者反抗,以自己为武器。21世纪的中国人,依然在沿用哪吒的斗争手段,悲壮而无奈。烂尾楼集体停贷的业主,就是最新的一批哪吒。
近日,一份“名门翠园业主强制停贷告知书”在网上流传。这个楼盘是年的郑州楼市销冠。业主称该项目自开盘以来累计销售金额近百亿元,但逾期交房多日,目前仍全面停工。如果8月8日前项目未复工,翠园贷款买房的业主将停止偿还贷款,直至交房办妥房产证为止。
另外一份“武汉时代新城全体业主强制停贷告知书”显示:“武汉市汉南时代新城项目逾期交房数月,业主多次现场维权仍无实质进展,数千户业主(已售房源且未结清贷款)决定,若该项目在限定时间(年8月1日)内仍未全面复工,业主将强制停还银行月供。”
“强制停贷”已经成为一个快速蔓延的风潮。据一份网络流传的统计表显示,截至7月12日,已经有52个烂尾楼盘的业主加入其中。
这些告知书里的“强制”二字,带有一种给自己壮胆的心酸味道。法院强制老赖还钱,这叫强制,警察逮捕犯罪嫌疑人,这叫强制。发起行动的主体,只有具备不可违抗的能力,才叫强制。烂尾楼业主没想伤害任何人,他们的“强制停贷”只能强制自己,他们是以伤害自己为手段,来逼迫银行,并希望感到压力的银行能促使有关方面将烂尾楼重启。
法律专家已经普及了,根据现行法律,购房人如果未经法院判决、或没有达成停贷协议,贸然停贷自己就成了违约方,征信会受到影响,还可能被诉到法院,甚至被法院强制执行。对,这才是真强制。
业主们的底气则在于,这么多人一起停贷,还能同时被强制执行不成?大不了,到时候再闹。说白了,他们相信法不责众。
这已经不是法律框架内博弈的逻辑了,这是中国底层人被逼到无路可走时的思维模式,这是摆烂式的博弈。然而烂尾楼的业主就和村镇银行的储户一样,他们原本并不是底层,而是中产。但是房地产和金融系统的监管缺失、信息不对称,把他们从中产逼成了无产甚至负产。他们的维权方式自然向下看齐,从法律框架内转移到了法律框架外。
易地而处,我们很容易理解业主们的无奈之举。“现在烂尾楼的解决看不到希望,但是业主一边还房租、一边还房贷,加上疫情影响,其实生活都很艰难。”
按照现行法律,他们只有一种合法的方式不还房贷,那就是先解除购房合同,再解除贷款合同。也就是说,你只能不要房子,可是已经交的首付款能要回来吗?法律会帮他们吗?我爱法律但是法律不爱我。
中国中产思考方式与博弈手段的集体“下沉”,是一件细思恐极的事。对任何一个社会来讲,中产都是稳定期,他们只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他们是法律制度与公序良俗的天然拥护者。
我查到年的一篇文章说:”若从现在开始,中国中产阶级人数每年增加一个1%,那么,到年左右,中国中产阶级人数就可以占总人口的38%。38%将是中国社会的一个平衡点,达到这样一个平衡点,中国社会就稳定了。”作者没有想到,世界上不仅有加法,还有减法。
强制停贷风潮的蔓延,已经引起注意。
《证券时报》7月13日发表头版评论:“最无辜的就是业主,业主主动要求强制停供,也是走投无路,其本心还是希望问题得到解决,能够早日成为真正的业主。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受伤害的不仅是业主,他们可能面临征信污点,还有整个楼市,楼市在危机持续下,买房者会更加谨慎,还有金融机构,金融机构尽管有房产做抵押,但是没有交付的房产,只能成为坏账,当坏账增加,还可能造成系统性金融风险。”
话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烂尾楼业主赌的就是没人敢拿系统性金融风险开玩笑。
需要补充的是,房地产是一个关于未来的游戏,只有大家都看好未来,这个游戏才能玩得下去。而所有的游戏,不管上层建筑多么眼花缭乱,真正在创造财富、支撑大厦的,其实是兢兢业业的普通人。一个系统要想安稳,普通玩家的信任必不可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