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几十年里,房地产迅猛发展,在此期间,房价一同飙升,达到一个极高的水平。
从城市发展的角度来看,房地产带动地方经济,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也让很多投资者赚得盆满钵满。
然而,高房价却让众多普通购房者痛苦万分,对大多数人而言,买房意味着贷款,意味着透支未来几十年的劳动力。
更令人心酸的是,自己花几十万、上百万买房,还不一定能买到“心安理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预售制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期房。
购买期房,如果出现延期,勉强能够接受,可一旦烂尾,那就是一场灾难。
前有西安业主住进烂尾楼,后有广西女子因烂尾断供而被拉入黑名单,这些都是活生生的例子。
类似的“破事”频繁发生,不禁让人疑问:凭什么开发商没钱了可以烂尾,而老百姓拿不到房却不能断供?
在回答问题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些预售制度和房屋烂尾的原因。
01房子为什么会烂尾?
预售制度是为了解决商品房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据统计,截止到年末,定金以及预售款在占开发商资金来源中占比50%。
这个数据足以说明预售制度的重要性,不客气地说,房地产的发展速度之所以会这么快,预售制度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常来说,预售款需要直接存入专用账户,受到严格监管,而且只能用于本项目建设,不得随意支取、使用,并且还需要按照施工进度分期拨款。
可在实际情况中,由于监管不严,导致开发商通过各种方式挪用预售款用作他处,一旦出现亏损,资金拿不回来,很可能导致项目延期或烂尾,比如上面提到的广西女子被拉黑名单。
除此之外,开发商顶着高负债,又受到“三条红线”的限制,融资渠道受限,而目前,房子难卖,销售业绩下滑,种种因素的作用下,开发商资金出现问题。
如此一来,想要继续运营下去,某些还未开工或已经开工的项目就成了牺牲品,只能延期烂尾。
02房子可以烂,房贷不能断!
房子可以烂,房贷不能断!短短几个字,说尽了太多受害者内心深处的苦楚。
在很多人看来,购房者贷款的目的是购房,银行作为贷款的提供方,需要监管好贷款资金的用途,倘若房子出现问题,银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购房者可以断供。
但可惜的是,这番看似十分有道理的说辞根本堵不住银行的嘴。
在银行看来,购房者和开发商签订的是购房合同,与银行签订的是贷款合同,它的职责仅仅是将贷款资金给开发商,至于后续房子是否烂尾,与银行没关系。
对于烂尾这件事,银行的态度十分坚定:房子出现问题,赶紧去找开发商打官司或协商,千万不要跟我沾边,该还的贷款还是要还的。
有人或许想说,贷款时将房子抵押,直接让银行拍卖烂尾楼不就行了吗?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一位银行的工作人员表示
其实不难看出,购房模式本就不公平,开发商“玩”银行的钱,而“玩”钱的风险则是被银行转移到购房者身上,不论如何,最受伤的永远都是普通购房者。
03写在最后
其实,我国并不是唯一一个使用预售制度的国家。
在法国,购买预售房时,如果该工程不超过1年,购房者支付总房款的5%;达到2年,支付2%;超过2年,无需支付定金。
另外,购房者必须分期支付,开发商将地基建好,支付总房款的35%,房屋封顶,支付到70%,基本建设结束,支付到95%,房屋交付后将最后的5%支付给开发商。
而在新加坡也是这样,签署购房合同后,购房者先支付总房款的20%,完成地基建设后支付10%,整体框架完工后支付10%,基础配套设施建成交付20%,无人占用新房交付25%,所有项目建成15%。
与中国相比,法国和新加坡的预售制度确实更严谨一些,更利于维护购房者的利益。
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现房销售试点工作,相关部门在会议上也多次提及现房销售。
可是,预售制到底何时才能彻底取消呢?我们不得而知,或许需要极长的时间。
从购房者的角度考虑,如果在彻底取消前,能采取如同法国、新加坡类似的预售制度,也许就不会出现那么多延期烂尾,也不会惹得大家骂声一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8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