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抵押贷款 >> 抵押贷款发展 >> 正文 >> 正文

细品中和农信金融扶贫创新实践读懂新时

来源:抵押贷款 时间:2023/8/13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北京看白癜风医院哪家最好 https://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普惠金融

1.普惠金融与小额信贷

“普惠金融”是联合国在年国际小额信贷年正式提出的,其基本含义是: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农民、城镇低收入人群等弱势群体是其重点服务对象。普惠金融重视消除贫困、实现社会公平。但这并不意味着普惠金融就是面向低收入人群的慈善和救助等公益活动,而是为了帮助受益群体提升造血功能,要坚持商业可持续原则,确保发展可持续。普惠金融在概念上与微型金融、小额信贷是一脉相承的。

“小额信贷”这个概念始于哥伦比亚和美国非营利组织的微型金融公益的探索,后来穆罕默德·尤努斯于20世纪70年代在孟加拉乡村银行大规模扶贫的成功试验,使其具有了与传统银行信贷业务完全不同的金融创新意义。年他在孟加拉国的乔布拉村创建了格莱珉银行(GrameenBank),孟加拉语中“Grameen”意为乡村的,所以也有人称其为“孟加拉乡村银行”。他开创和发展了小额贷款服务,专门给因贫穷而无法获得传统银行贷款的人群提供贷款,使他们能够通过个体经营获得收入来照顾自己和家人。

小额信贷的金融创新同时带来了扶贫公益的创新,即原有的扶贫公益更多的是通过赠予来推动受益贫困人群状况的改善和减贫,而小额信贷则开启了通过信贷服务跟穷人进行平等交易的经营性扶贫。这种方式使穷人从受帮扶的弱者位置转向与资助者完全平等的合约地位,给穷人注入了自立自强的勇气。通过培训、互动、交流、经营、还贷、再贷款的持续,受助穷人得到了能力的成长和提升,从而使之从根本上改变并摆脱贫困。

正是这种金融创新和扶贫公益创新,使小额信贷实践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际舞台上大显身手,有了长足的发展,小额信贷这个概念在金融领域也具备了独特的意义和内涵。由于小额信贷更贴近低收入人群特别是农村贫困人群的信贷需求,所以成了缓解贫困、促进社会公平的一个有力的工具。小额信贷也催生了“普惠金融”的概念,使人们意识到发展较低层次的金融体系是必要的。不少国家政府将“普惠金融”写入了国家政策之中,并试图运用多种手段促进多元化金融体系的发展。

中国小额信贷基本上坚守着国际上小额信贷的“小额、无抵押和担保、以低收入人群为主”的原则。按照原银监会的认定,小额贷款公司是由自然人、企业法人与其他社会组织投资设立的,不吸收公众存款,经营小额贷款业务的是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小额贷款公司自年开始试点,截至年底,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家,从业人数9.08万人,贷款余额亿元。小额贷款公司的迅速发展,一方面说明中国有旺盛的金融需求,尤其是中小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巨大;另一方面是由于确定了相对比较宽松的政策。

特别是伴随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互联网金融公司开始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优势以P2P、供应链金融等形式渗透到小额信贷领域。在这种趋势下,小额信贷的概念开始出现混乱,那种纯粹为低端人群服务的名副其实的“尤努斯模式”小额信贷公司为数不多,并且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事实上,“尤努斯模式”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受到了很多批判和质疑。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小额贷款初衷是让穷人做小买卖而达到摆脱贫困的目的,但很多人拿到钱之后却买了日用消费品。通常,格莱珉小额贷款年利率大约在30%,借款人在拿到钱一周后就要开始分期还债,这让许多贫困妇女很容易陷入债务的恶性循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穷人贫困的问题。

在中国,最值得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5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