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抵押贷款 >> 抵押贷款前景 >> 正文 >> 正文

养一辆10万的车和养一辆40万的车,一年

来源:抵押贷款 时间:2025/6/8

1年开不到1万公里,月薪以内,还想贷款买10万的车,那一定要三思,这3件事只有买车之后才知道,件件戳心。

我以自己惨痛的经历来告诫有和我一样想法的朋友们,买车这件事,可大可小,如果是想贷款买车,一定要综合考量后再做决定,以免后悔都来不及。

年,当时生意还不错,为了所谓的“面子”,一时冲动,首付20万,贷款19万,买了人生中第一辆宝马,原本是这是一件喜庆的事,可万万没想到,后来发生的事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想。

当时做互联网电商业务,月收入大概在3万多,房贷月供元,家庭其他收入微乎其微,在生意场上,看过太多很现实的例子,人往高处走,都想结识一些圈子里比自己优秀的人,而车子、圈子人脉自然成为敲门砖,手里有了一些积蓄后,就萌发想买一辆好车的念头,目的很简单,除了自己代步外,也能在生意场上起到一定的“敲门”作用。

第一件后悔的事、初次购车经验不足,选车型和配置方面花了很多冤枉钱但是碍于积蓄有限,仅有17万,期间也看过奥迪和奔驰,但自己喜欢宝马运动性能,于是看了宝马3系,当时原本计划试驾车型的,但销售说车钥匙暂时不在,先带我试驾了车型,在销售的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下,目标车型从换成了,试驾了再看,差距太明显,贵也不在乎了,总想着有车贷,不仅如此,还选了豪华套装,又多了2万多。

其实,这就是初次买车没有经验的表现,接触多了也就明白了,其实当初并不是销售没有宝马的车钥匙,仅仅是销售惯用的销售技巧,先带你看同款顶配车型,人都有这样的心理,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先试驾了顶配车型,再来试驾,这时候有了一个对比,两车的差距太明显,心理落差也就来了,只会看到的优势,自然就不会选了。

在选车型配置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一般4S店销售都会优先推荐豪华配置,把各种先进的高科技配置说得天花乱坠,比如自动启停技术,都说它很省油,实则并非如此,省油但不省钱,频繁使用自动启停伤电瓶,后面换了一个启停电瓶,花了多元,省下来的油钱还不够换一个电瓶。

销售极力推荐的优先考虑的是他自己的提成问题,其次才是客户实用性的问题,豪华配置的提成是标配的2倍以上,也正是因为没有足够的购车经验,在选车型和配置的时候,多花了很多冤枉钱。

第二件后悔的事、踩了“3年0利息”的大坑预算不够,加上销售各种“忽悠”,最终选择了分期,所谓的“3年0利息”购车活动,其实就是4S店自己推出的“噱头”,背后有很多附加费用,一旦选择分期,很多附加费都是“行规”默认需要收取,比如说:

1、金融手续费,一般收-不等,这一项可以谈,正常可以谈到左右;2、上牌费用,一般收-不等,如果是全款买车,手续齐全,自己去车管所上牌,所有成本元搞定,因此这一项可以谈到-左右;

3、GPS费用,现在的车企普遍都有自带的车联网定位,这一项根本不需要,可以谈了免去;

4、车险代买,分期购车,默认首年保险都是4s店代买,甚至有的还要求贷款期间都必须4S店代买车险,他们代买车险,返点自然就是他们的,如果觉得贵,可以在提车后10天内,致电车险公司,退保后自己购买,这样至少便宜多。

5、其他费用,比如出库费、PDI检测费、解除抵押费、材料保管费等等都不要出,这些都是一些私下收费。

如果车贷是0利息,各项附加费也能谈了优惠下来,那选择分期还是很划算的,但是如果附加费谈不下来,其实分期并不划算,尤其像BBA这些4S店,厂商很少给0利息活动,都是4S店自己搞的“噱头”,目的就是吸引客户,然后由销售“逐个击破”。

第三件事、买车之后才知道,才知道养车到底有多心酸?总听人说,买车容易养车难,以前并不认同这样的说法,但只有当自己遇到了才知道,其中有太多心酸事,先看看5项养车费用。

第一项费用、车险费用

这里以宝马X3来说,落地大概需要40多万,一辆40万的车,首年保险普遍较贵,交强险元,车船税元,新车都会买全险,三者险+车损险+座位险,全部算下来,首年大概车险费用大概需要1-1左右。

之后如果未出险,平均每年保费在左右,这是平均来看,具体看购买的保险额度,一般来说,现在三者险很多都是万,毕竟满大街豪车越来越多,万和万相差不到元,多花点保费图个安心,也就是说平均每年车险大概需要左右。

第二项费用、日常出行,油费、过路费

一般家庭用车,平均一年行驶里程大概在00公里左右,2万以上的车,普遍都是95号汽油,目前95号汽油算8元/L,宝马X3油耗较高,百公里油耗大概12L左右,这样算下来一年油费需要1.44万,一年行驶00公里,正常情况下,1/3的路程是高速路,0公里高速,过路费大概算元,综合来看,一年总费用需要1.8万左右。

第三项费用、车辆保养

除了首保免费以及个别购车送的套餐外,宝马系列普遍实行“AB保养”,每0公里进行一次保养,大小保养交叉进行,小保养主要是换机油、机油滤芯、常规检修等项目,耗材费加工时费,单次保养费用在1-1左右。

每00公里进行一次B保养,除了换机油、机滤,还需根据实际情况,更换空调滤芯、燃油滤芯、空气滤芯等,平均单次费用在0+,综合算下来,平均一年保养费用大概需要元左右。

这里不算日常各种维修、零部件费用,但要算,那都知道,宝马的配件零整比是非常高的,可以说在燃油车中排前三,记得有一次车窗自动升降玻璃被小孩子玩坏了,开到4S店,检测后说需要更换全套总成,总费用元,觉得太高了,没有在4S店修理,开到到外面维修店,师傅检测后给我说元就可以搞定,维修师傅说,其实就是玻璃升降电机马达故障,更换零部件即可。

很多人在遇到车辆问题的时候,首先想到就是4S店,但事实上,除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等涉及安全的重要零部件问题尽量去4S店,其他问题完全不用去4S店,毕竟维修费用太高,有钱那另说。

第四项费用、停车费

家里买了车位或者三四线城市,那不在讨论范围内,如果在一二线城市,月租车位普遍在-左右,这里算一个月,一年0元,如果车辆用于日常上下班,那还需考虑一个月需要支付双倍停车费,加上日常临时停车费,一年综合算下来,停车费大约需要左右。

第五项费用、其他杂费

新车买回来,车辆内饰、装饰品、玻璃水等一些常用品,另外还有交通违章费用,尤其是新手学费一定不会少交,违章罚款一年算元,单次洗车算30元,一年洗车算元,全部算下来,一年花费算元。

以上5项费用全部算下来,一年养一辆车大概需要3.36万,这是按平均水平来算,当然了,有的人可能花费较少,也有的远超这个费用,但养一辆40万的车,每年花费至少都在2.5万起步。

可以对比一下,养一辆10万的家用车,同样,一年行驶1.5万公里,一年保险大概元,油费、过路费1.2万元,保养元,停车费元,其他杂费元,全部费用算下来,一年只需2.2万左右。

最后再算算总账以宝马3系为例,一年保养费少算一点,算0元,相当于每个月养车需要支出元。一个家庭,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了,再来算一算总账,看完就明白买车会带来哪些影响。

假如月收入为2万,每月房贷元,此时再贷款20万买一辆40万的车,分期3年,月供元,住自己的新房,如果有一个小孩还在上私立幼儿园,每年孩子幼儿园费用至少在2万以上,小孩保险每年算0元,相当于孩子每月支出2元。

家庭吃、穿、用等开销至少都在元以上,如果还想购买其他个人商业保险,就算只买2个人,一个人一年元,两个人平均每个月需要元,其他费用先不算,这样每个月总支出至少都在1.7万,这看似还剩余,但既然想买40万的车,必然是讲究生活质量的,实际开销远远不止这些。

如果手里没有积蓄,即使月入2万,但开销一个月至少需要1.4万左右,每月剩下元,一年存6万,想买一辆40万的车,至少需要7年,相信仔细算算这一笔账,就知道从贷款买车到养车,前几年花在一辆车身上的钱,已经占了总支出的60%以上。

当初买车之前,也曾经算过账,但都是粗账,根本没有细算,也没有详细计划,之后很多开支都是超出计划之外的,尤其是买车时,首付都还借了2万,原本生意上也需要现金流,一下子买了车,生意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人一旦有了家庭,有了负债,面对发展的机会总是小心翼翼,顾前顾后,逐渐丢失了最开始那种拼劲,贷款买了车,成为之后负债的导火索,真是牵一发动全身,买车之后并没有在事业上、生活上起到预想的作用,还不如买一辆几万的代步车,这些都是慢慢才明白的,可惜悔之晚矣。

李开复曾直言“买车是一生中最坏的投资”,也有人说“辛苦打工攒钱的人最好别买车”,这种观点,虽然偏激一些,但很有道理,车它本身就是一种消耗品,从提车那一刻开始,它就开始贬值,就意味着需要一大笔支出,从理财角度来说,买车确实不是一种好的方式。

事实上,车它就是一种代步工具,方便日常出行,提高出行效率,可能也会有人说,一辆好车在生意场上作用很大,这一点毋庸置疑,在很多场合,它的作用明显,但真正能用在业务上的寥寥无几,仅仅是心理作用。

更不要为了所谓的“面子”,打肿脸充胖子,脱离实际情况去贷款买好车,没买车之前,看到好车,荷尔蒙一上来,冲动之下就买了,这年头,车贷很容易,但是挣钱的路却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买车之前,生意可能很好,按照计划,车贷各种开销算完,都还有结余,但世事难料,一场疫情,打乱了多少人的计划,因此,在任何情况下,都需要考虑计划之外的“变量”,有足够的抗风险能力,这样才不至于后悔买车。

写在最后

1、买车前要三思,不是说不能买车,车完全可以买,但是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全盘考虑后再决定,如果是为了代步,那就买一辆10多万的家用车足以,即便是分期买,月供也比较少,还不至于产生较大的影响。

2、全款和分期到底哪个更划算?

其实就像上面所说,如果是0利息,其他各项附加费用能优惠下来,那选择分期确实划算的,比如贷款10万,3年0利息,附加费控制在0以内,即使把自己的钱存银行3年,利息也有近万元,所以这笔账是划算的。

当然也需要注意,每月需要按时还款,如果忘记还款,导致逾期,甚至上报征信,将直接影响个人信用记录,那短时间内和金融相关业务将无缘,这就得不偿失了。

3、国产车和合资车该怎么选?

主要还是担心车辆质量问题,其实,现在的国产车,三大件技术趋于成熟,整车稳定性基本无需担心,一辆国产车开10多年,正常情况下基本不需要大修,换句话来说,一辆车能开10年吗?太少了,现在各种新能源车、燃油车,更新换代非常快,一辆车平均使用时间也就6年左右。

因此,如果预算在15万以内,放心选择大品牌的国产车型,动力性能、外观、内饰、功能配置、综合性价比几乎都可以碾压同级合资车,为什么不选国产?相反,在10多万左右的合资车,“减配”似乎越来越多,当然了,如果预算在15万以上,甚至二三十万的车,更多讲究操控、舒适性等方面,那还是合资车优势更明显。

4、纯电动汽车、插电混动、油电混动、增程式、燃油车该怎么选?

其实,新能源汽车共同的优势在于动力性能远超同级燃油车,另外就是节能省油,以纯电动汽车来说,20万的纯电动汽车,其动力性能可以碾压40万的燃油车,乘坐安静舒适,外观炫酷,内饰豪华,整车科技感十足,充电省钱,享受绿牌,这些是它的绝对优势,但缺点还在于续航、安全性、保值率、电池寿命的问题。

插电混动、油电混动、增程式车型主要还是在于环保省“油”,但从用车综合成本来说,它并不省钱,毕竟新车价格较贵,保值率较低。

因此,当前阶段,如果家里已经有一台燃油车,那第二辆选择纯电动汽车是很好的组合,或者说日常基本都是短距离用车,那纯电动汽车也完全可以满足,毕竟充电桩越来越多。

如果在偏远地区,那还是选燃油车或者插电混动较为合适。

总之,对于买车这件事,要三思后再决定,从选品牌、选配置、分期还是全款、提新车、用车、养车,每个环节都会有行内的一些“门道”,提前做一些功课,知己知彼,以免吃亏又后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9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