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抵押贷款 >> 抵押贷款优势 >> 正文 >> 正文

用银行贷款购买房屋被洪灾破坏,还需偿还房

来源:抵押贷款 时间:2023/6/14

结语

中国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我国人均资产规模已达万元人民币左右,只是在这众多的财产之中,将近7个成都为房产,其他财产仍然有限,多数人基本上是将资金投入房产商手中,其余几乎没有可支配收入。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人们对房子的需求就会更大。现在房子的价钱不断上涨,要买房不容易,许多年轻人买房基本上都是靠掏空父母的积蓄来支付首付的,其余资金向银行贷款。

向银行贷款证明未还清贷款之前,您只拥有这所住宅的使用权,产权由银行掌握,银行在断供后有权拍卖房屋。房价上涨了,银行也就跟着涨,房价下跌时,银行也就不会再去救它。但是,外界最终还是存在着不可控因素,例如,洪水冲垮贷款购买的住宅,那么房贷是否还要继续偿还呢?如果你是银行的客户,那么你又该如何应对呢?银行方到底将如何应对?

去年发生在河南的暴雨事件,想必不少人已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河南省遭遇百年罕见极端天气,此次暴雨灾害造成了严重损失,牵动人心,让全国百姓为之振奋,河南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影响。

通过有关报道可以了解到,河南省巩义市明月新村小区内,一座大楼倒塌了,房屋被洪水吞噬了。房屋倒塌后,住户们纷纷打电话到当地派出所报案。身为主人,看到他们的家在洪水中毁坏得如此不堪,内心的痛苦是无法想象的。面对自然灾害,人类无足轻重,根本不可能抗拒。其中有些房主的住房是通过贷款购买,他们是否需要继续还清银行贷款?

向银行贷款买过房子的朋友都清楚,房贷有三方参与,业主,银行和开放商。开发商拿着钱,银行拿着房款,开放商拿着钱,业主拿着房款。房子连接着三人,开放商与购房者签订合同,购房者将与银行方签约。房子买了以后,双方还要签订一个合同。购房时,将出现两类合同,一是房屋买卖合同,二是房屋抵押合同。

购买房屋者与开放商之间签订的契约为房屋购买契约,买房人与银行签订房屋抵押合同。房屋产权属于国家所有,而抵押财产属于抵押权人所占有或控制,所以说房屋贷款和房屋买卖都是抵押行为,两者有本质区别,但又相互关联,不可分割。房屋贷款,房屋买卖,这是两个性质截然不同的契约,他们之间并无直接的关系,完全独立生存。

不管出现什么状况,房贷合同均不受影响。如果房主不还款的话,他就要去找银行或者保险公司来讨要。遇到什么状况,只要有房贷合同,业主则要不断还款。可是,洪水却打破了这个约定——房主在洪水中失去了房屋所有权和居住权。因此,房子毁于洪水,业主仍需每月还房贷。

房屋在洪水中倒塌,不能作为不归还的原因,其原因是自然灾害,这个没人能预知。对于银行来说,这不是一个问题,因为银行可以通过提前催收来减少损失。不过,银行方将根据具体情况作出处理,例如,给还贷人以缓冲期,这段时间,还贷人可停止还贷。

不可控因素造成的房贷推迟还款,它不是一个人的事情,因此,个人征信并不因此而受到冲击。自汶川大地震发生以来,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便下发了通知,将实现为地震灾区提供服务。

各大银行对于不能够按时偿还贷款的机构,个人,无法催款,在这未还款的时期,也不能把他们拉到个人征信记录里。如果你的信用级别为不良的话,可以申请提前还贷。贷款均可推迟6个月还款,年12月31号前不要催他们还款,在这段时间内没有利息,也不会对个人征信造成影响。

年5月23号,银监会下放到紧急通知,各金融企业呆账核销政策以及各金融机构,应对借款人在地震中所遭受的经济损失给予保险赔偿。在地震发生时,如果有一家商业银行贷款客户因为房屋倒塌而无法偿还银行贷款本息的话,就会造成该客户的房产被毁损。还款人确实无力偿还的,银行方需积极承担房贷损失。

通常即使房屋遭到不可控因素的破坏,仍需继续偿还。如汶川大地震等特大灾害,也许不需要还钱。从灾害受损程度来看,国家及有关部门将对其作出评估,评估后确定还款人是否继续使用。

结论

在自然灾难之后,国家将颁布核销的政策,达不到核销要求,还款人也可前往领取救济金,至于能拿多大,取决于各地政策推行的力度。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51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