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与汽车行业融合发展,能否充分发挥双方天然禀赋?
日前,中信银行(.SH)在其年年报中披露合营企业及附属机构百信银行最新业绩情况,数据显示,年百信银行营业收入为17.23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27.39%,而净利润为-3.88亿元,同比下降.5%。开业四年,百信银行已累计亏损11.43亿元。
针对业绩亏损情况,该行行长表示“为主动安排”。业内人士认为该情况实属罕见,但各个银行发展重点不同,加之年环境特殊,也可予以理解。
近日,百信银行宣布进入汽车金融,发布“百商贷”和“百车贷”两款贷款产品。相关人士分析称,数字银行前景广阔,汽车金融或成为提升盈利能力的领域之一。
四年亏损11.43亿元
百信银行成立于年,由中信银行和百度(.HK)发起设立,注册资本为56.34亿元,第一大股东为中信银行。
近日,中信银行发布年年报,其中公布了百信银行相关财务信息。数据显示,截至报告期末,百信银行总资产为.73亿元,较上年末上升12.93%,总负债为亿元,较上年末上升7.70%。然而,百信银行年净利润为-3.88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5%。
*百信银行业绩,截图自中信银行年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百信银行首次净利润为负。年-年,该行净利润分别为-2.91亿元、-4.48亿元、0.2亿元、-3.88亿元。开业四年,百信银行亏损三年,累计亏损11.43亿元。
自年成立至年,百信银行营业收入逐年增长,年该行营业收入仅为0.3亿元,而年及年,该行营业收入分别为12.95亿元、23.7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7%、83.24%。但到了年,截至报告期末,百信银行营业收入为17.23亿元,较去年同比下降27.39%。
*百信银行开业四年营收净利情况,《中国科技投资》根据银行年报数据制图
对比其他互联网银行,年苏宁银行、新网银行、网商银行、微众银行净利润分别为4.2亿元、7.06亿元、12.56亿元、39.5亿元。目前已公布业绩情况的互联网银行中,除百信银行外,其余银行净利润均为正。
*除百信银行外,其余银行均实现净利润为正;《中国科技投资》根据各银行年报制图
针对净利润亏损,百信银行行长李如东对外表示,“年暂时的亏损是我们从财务上的主动安排,今年一季度我们已经盈利,预计今年全年营收和利润均将大幅增长。”李如东补充称,百信银行本有条件盈利,但现阶段股东对银行没有短期盈利的要求,而是长期看好数字银行未来发展的前景。
数据显示,年年末百信银行加大拨备计提力度,拨备覆盖率达到%。年拨备前利润为8.91亿元。
北京语言大学经济研究院研究员麒鉴向记者表示,“银行开业连续四年不盈利确实属于‘异类’。但由于每家银行的市场定位和战略目标不同,特别是大股东对银行的盈利目标设定完全不同,从而决定了银行在前几年的发展重点和目标不同;作为以互联网为背景的银行,百信银行秉承了互联网大公司的发展传统,在前几年并不追求利润而只追求发展目标也在情理之中。”
“开业四年亏三年,在互联网银行同业中的业绩表现不够理性”,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师周茂华向记者表示,但也必须看到年国内经营环境较为特殊。周茂华分析,百信银行业绩亏损与两方面因素有关,一是突发疫情冲击实体经济与银行给实体经济让利;二是银行加大拨备计提力度,该行拨备前利润8.9亿元,换言之,如果银行适当调整拨备幅度,是可以实现当年“盈利”。
另外,数字银行在市场看来前途光明。周茂华分析道,“数字银行发展前景广阔,主要是国内市场潜力大,为数众多的小微企业、国内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快速增长,尤其是突发疫情对推动线上金融服务发展;数字银行借助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有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提升经营风控能力,同时,数字银行为客户提供场景式、个性化服务。与传统银行相比也节约了开设网点方面的成本。”
进军汽车金融圈
近日,百信银行对外宣布进军汽车金融,百信银行行长助理于晓红宣布银行发布全新的智能汽车金融品牌,推出了“百车贷”和“百商贷”两款产品。其中,“百商贷”面向汽车经销商和主机厂品牌连锁汽修店,线下获客,提供无抵押、纯线上贷款,申请、审批和开户等流程纯线上操作;“百车贷”主要面向个人购置,用户走进4S店,携带身份证和驾驶证即可办理,无需提供银行流水、房产证等纸质审核资料。
*百信银行汽车贷款产品,百信银行工作人员提供
百信银行某工作人员向《中国科技投资》记者表示,“该行汽车金融产品不是纯线上获客,而是在线下场景获客,并不属于互联网贷款产品。”
在前述研究员麒鉴看来,百信银行进军汽车金融客观上有利于百信银行盈利能力的提升,“毕竟汽车金融业务的利率是比较高的”。麒鉴补充,百信银行可通过网络手段和方式提高对汽车金融业务的渗透能力,深耕汽车金融领域也可能会成为百信银行未来的一种发展选择。
根据去年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汽车消费信贷的模式有三种:以银行为主体的直客式、经销商为主体的间客式和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主体的间客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认为,未来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市场将更加专业化,同时,随着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不断推进,未来我国汽车消费信贷将逐渐向品牌化、规模化、网络化方向发展。
然而,汽车金融能否成为未来“长效掘金”的市场方向呢?对此,周茂华认为,“一般来说若银行资产端对单一行业过度依赖,其经营业绩和资产质量受该行业周期性影响也大。从汽车金融行业发展前景看,我国相对于汽车高普及率的欧美发达国家来看仍有很大发展前景,相应的汽车金融业务发展空间也大,但需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551.html